北宋时期,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孙知微,非常擅长画人物。他画中的人物神态逼真,宛如活过来一样,因此当时的人都争着想找他画画,也有很多喜爱画画的人向他学习。
一次,孙知微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,画一幅《九耀星君图》。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,人物栩栩如生,衣带飘飘,宛然仙姿,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。恰好此时有朋友请他去饮酒,他放下笔,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,觉得还算满意,便对弟子们说:“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,只剩下着色,你们须小心些,不要着错了颜色,我去朋友家有事,回来时,希望你们已经画好了。”
孙知微走后,弟子们围住画,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,互相交流心得。有人说:“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,长髯飘洒,不怒而威。”还有的说:“菩萨脚下的祥云环绕,真正的神姿仙态,让人肃然起敬。”
其中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,平时专门卖弄小聪明,喜欢哗众取宠,只有他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一言不发。有人问他:“你为什么不说话,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?”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:“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,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象少了点东西。”
众弟子说:“没发现少什么呀。”童仁益说:“老师每次画瓶子,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,可这次却没有。也许是急于出门,来不及画好,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。”童仁益说着,用心在瓶口画了一枝的学生为画着色,说完就走了。
学生们受到老师的信任,非常高兴。他们准备着色时,突然发现画中侍童手中的瓶子是空的,都感到很奇怪。他们说:“老师平时画瓶子,总要在瓶里再画上一束美丽的鲜花,怎么今天忘了呢?一定是老师走得着急,忘记了吧!”于是,他们便在瓶中画上了一枝鲜艳怒放的莲花。
次日,孙知微回来了。他一看瓶子,发现瓶子是空的,非常生气,问道:“这是谁干的蠢事?简直是弄巧成拙。那个瓶子是神仙用来装妖怪的,你却把它画成了一个花瓶,这可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。”说完,他就将画撕了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本想卖弄聪明,做得好些,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