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津有味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词语特点可总结如下:
一、基本含义
核心词性
该成语为 褒义成语,常作谓语或宾语使用,属于偏正式结构。
字面与引申义
- 字面:
原指吃东西有味道,引申为对事物兴趣浓厚、意味深长。
- 引申:可形容阅读、讨论、观赏等场景中的浓厚兴趣,如“读《史记》津津有味”或“听讲座津津有味”。
二、用法特点
应用范围 既可用于描述对食物的享受(如“吃得津津有味”),也可用于抽象事物(如“讨论问题津津有味”),应用范围广泛。
搭配与语境
- 常与“听得”“读得”“谈得”等动词搭配,如“听得津津有味”“读得津津有味”。
- 在书面表达中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语境,口语中亦常见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
兴致勃勃、饶有兴趣、津津乐道。
反义词:味同嚼蜡、索然无味、枯燥无味。
四、文化背景
出处:最早见于汉代王褒的《洞箫赋》:“哀悁悁之可怀兮,良醰醰而有味。”原指音乐或文章的韵味,后泛指事物的趣味性。
中医视角:成语中的“津”指涎液,双津并流象征兴趣充溢,与中医对情绪与体液关系的理解相关。
综上,津津有味通过生动的比喻(双津)展现了兴趣与感知的交融,是汉语中表达沉浸式体验的典型词汇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