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李白《把酒问月》
原文: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?
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 解析:
李白以豪放的笔触描绘月宫,通过“白兔捣药”“嫦娥孤栖”等意象,表达对永恒与孤独的哲思。
二、李商隐《嫦娥》《霜月》
《嫦娥》 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 解析:
以“云母屏风”象征月宫幽冷,通过嫦娥的悔恨情绪,展现神话传说的悲剧色彩。
《霜月》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南水接天。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 解析: 通过“霜月”“寒蝉”等意象,营造孤寂氛围,隐喻仙境的清冷与永恒。 三、晏殊《中秋月》 原文
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 解析:
以中秋月为背景,借嫦娥的孤独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,意境深远。
四、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可怜今夕月》
原文:
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,去悠悠?
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
是天外。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飞镜无根谁系?姮娥不嫁谁留?
解析:
运用夸张手法(如“光影东头”),质疑月宫真实性,展现浪漫主义情怀。
五、其他相关作品
《忆内》(傅若金) 湘皋烟草碧纷纷,泪洒东风忆细君。浪说嫦娥能入月,虚传神女解为云。 解析:
以嫦娥奔月传说为线索,抒发现代人对往事的追思。
《甘州歌》(符载)
月里嫦娥不画眉,只将云雾作罗衣。不知梦逐青鸾去,犹把花枝盖面归。 解析: 描绘嫦娥在月宫的孤寂与神秘,语言清新自然。 六、现代仿古诗 《中秋对月》(文征明)
桂花浮玉,正月满天街,夜凉如洗。风泛须眉并骨寒,人在水晶宫里。 解析:
将中秋月与神话结合,展现古代文人对月宫的浪漫想象。
以上诗作从不同角度诠释嫦娥奔月主题,既有对神话传说的直接描绘,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。建议结合具体需求选择阅读,深入体会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