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”的成语表达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核心成语
卧薪尝胆 源自越王勾践的故事,指刻苦自励、发奋图强。原指越王勾践为复仇雪耻,睡柴草、尝苦胆以激励自己,后泛指人刻苦自励的精神。
发奋图强
指振作精神,努力追求强盛。该词最早见于孙中山的《民权主义第四讲》,后成为激励民族复兴的常用语。
二、相关成语
尝胆眠薪: 同“卧薪尝胆”,强调通过艰苦环境激励自己。 击楫中流
蹈厉之志:原指舞蹈动作,后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。
攻苦食淡:形容刻苦自励,如“攻苦食淡”指从事艰苦工作并保持简朴生活。
三、成语内涵与出处
卧薪尝胆与 发奋图强常结合使用,前者侧重自我激励的艰苦过程,后者强调积极进取的目标导向。
发奋图强作为独立成语,更侧重行动层面的振作与强盛追求,与“奋发图强”通用。
建议在具体语境中根据侧重点选择成语,如描述历史人物可优先考虑“卧薪尝胆”,而强调行动力时则可用“发奋图强”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