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中秋与明月的诗词,既有古典名篇的传诵,也有现代新作的创作。以下整理了相关内容:
一、古典中秋明月诗词
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 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
以神话传说开篇,表达对亲情的思念,成为中秋词的代表作。
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
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
简洁明快,成为中秋思乡诗的典范。
李白《静夜思》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 以月光引发思乡情,流传千古。
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
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
描写中秋月夜的普遍情感,意境深远。
二、现代中秋明月新诗
曹松《中秋对月》
无云世界秋三五,共看蟾盘上海涯。 直到天头天尽处,不曾私照一人家。 体现天下大同的博爱思想,意境开阔。
许浑《鹤林寺中秋夜玩月》
待月东林月正圆,广庭无树草无烟。 中秋云尽出沧海,半夜露寒当碧天。 以禅意笔触描绘月夜,空灵悠远。
辛弃疾《太常引·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》
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 把酒问姮娥:被白发,欺人奈何?
用神话意象表达抗争精神,豪迈奔放。
陈锦湖《中秋月》
又见冰轮万里明,柔肠总把故乡萦。 枫浮鹜影灵山色,菊绕萤光醉野声。 结合自然景物抒发思乡情怀,清新自然。
三、中秋明月诗词的共性
情感内核: 多以月为载体表达思乡、团圆、人生哲思等情感。 艺术特色
以上诗词可根据主题进一步分类,如思乡类、团圆类、自然抒怀类等,供赏月时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