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自得其所是什么意思?

59

“自得其所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和用法如下:

一、基本含义

本义

指各人都得到满足,后引申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。

引申义

强调在道德修养或社会关系中,个体通过知足、守道、行善等方式,达到心安理得的状态,常与“安贫乐道”“知足不贪”等理念结合使用。

二、出处与背景

该成语出自《道德真经·广圣义·卷二十七》:“知足不贪,安贫乐道,力行趣善,不失其常,举动适时,自得其所者,所适皆安,可以长久。” 这段话阐述了通过道德修养实现内心平和与外在和谐的哲学思想。
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近义词:

安贫乐道、怡然自得、悠然自得、逍遥自得等,均表达在困境中保持平和心态的意思。

反义词:无所适从、居无定所、不知所措等,指缺乏方向或定位的状态。

四、使用示例

褒义语境

“他一生淡泊名利,晚年隐居山林,真可谓自得其所。”

贬义语境

“贪官污吏最终自食恶果,真是自得其所。”

(注:贬义用法较少见,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)

五、常见误区

部分资料误将“自得其所”视为贬义词,实为对成语的误解。该成语本身是中性词,其褒义色彩源于《道德真经》的哲学思想,强调通过内在修养实现和谐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