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人物绰号众多,既有反映外貌特征、性格特点的,也有体现身份地位、行为事迹的。以下为综合整理:
一、主要人物绰号
诸葛亮 - 卧龙(喻指未展翅的龙)
- 诸葛村夫(民间称呼)
庞统
- 凤雏(喻指未成年的凤凰)
曹操
- 曹贼(因篡汉行为得名)
- 阿瞒(乳名)
- 赀阉遗丑(陈琳《讨贼檄文》所书)
刘备
- 大耳贼(因耳朵特征得名)
- 皇甫嵩三杰之一
孙权
- 碧眼鼠辈(刘备称其貌貌)
- 碧眼儿(简化称呼)
孙策
- 小霸王(因勇猛战力)
吕布
- 三姓家奴(张飞所起)
- 美髯公(关羽赠号)
张飞
- 环眼贼(吕布所起)
- 肥虎将军(后加封)
关羽
- 美髯公(东汉末年称号)
- 武圣(后世尊称)
夏侯惇
- 盲夏侯(因左眼被箭伤)
二、其他特色绰号
司马懿: 冢虎(喻潜伏之虎) 姜维
郭嘉:鬼才(形容智谋超群)
王朗:苍髯老贼(外貌与品行结合)
三、分类补充
武将绰号:如吕布三姓家奴、张飞环眼贼、关羽美髯公等,多源于具体事件或特征。- 贬义绰号:如王朗苍髯老贼、陈琳蜀贼檄文中的贬称。- 民间组合称呼:如“一条龙”(华歆、邴原)、“江东双壁”(孙策、周瑜)等,属后世衍生。以上绰号反映了《三国演义》对人物性格、行为的高度概括,既有文学加工,也融合了民间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