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附庸风雅”的造句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贬义语境
1. 他本不懂诗词歌赋,却整天挂名人字画,纯粹是附庸风雅;
2. 那些土财主为装门面请人作画,不过是附庸风雅的虚张声势;
3. 年轻人若只会模仿名人言行,却无真才实学,实为附庸风雅。
二、中性/讽刺语境
1. 现代人难以完全效仿古人雅俗共赏,附庸风雅的行为常显得格格不入;
2. 广告公司为博眼球,制作附庸风雅的广告而忽略实际效果;
3. 有些官员为显身份,空谈诗词歌赋,实为附庸风雅。
三、反差对比语境
1. 真正的文人墨客潜心创作,而附庸风雅者往往华而不实;
2. 商人夸大产品功效时,附庸风雅的包装往往适得其反;
3. 附庸风雅者可能在外表光鲜,但内在素养却捉襟见肘。
注:该词多用于批评缺乏真才实学却追求表面文雅的行为,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选择褒贬色彩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