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揠苗助长》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,是战国时期儒家经典《孟子》中的一篇寓言故事。该故事通过宋国人闵其苗之不长而强行拔高的情节,讽刺了违背事物发展规律、急于求成的错误做法,常被用来比喻不顾客观规律、主观臆断的行为最终导致失败。
需要说明的是:
1. 《孟子》与《韩非子》同为战国时期重要典籍,但分属儒家与法家思想体系;
2. 寓言《揠苗助长》的作者存在争议,有观点认为可能为后人加工,但传统文献明确记载为孟子所作;
3. 该成语现多用于批评不切实际的急功近利行为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