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亵渎和藐视的区别?

59

亵渎和藐视是两个具有明显区别的汉语词汇,主要差异体现在语义范围、使用对象及情感色彩等方面:

一、语义范围差异

亵渎

- 侧重指对神圣事物(如神灵、宗教信仰、神圣职责等)的轻慢或冒犯,带有强烈的宗教或道德色彩。例如:

> 人各种各样的罪和亵渎的事,都有希望得到宽恕,惟有亵渎上帝灵的不会得到宽恕。 - 在古语中还包含“亵黩”(如《南史·巴陵哀王休若传》中的“休若坐与沉亵黩”)。

藐视

- 侧重指对事物本身价值或能力的低估或轻视,对象更广泛,可指向人、事、物等。例如:

> 做事要尽力尽责,做人嫉妒他人不如学习他人,藐视自己不如鞭策自己。

二、使用对象区别

亵渎:

多用于宗教、道德或精神层面的冒犯,如“亵渎神灵”“亵渎圣职”。

藐视:可针对具体行为、能力或身份,如“藐视权威”“藐视劳动”。

三、情感色彩与语境

亵渎: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,暗示对神圣性的冒犯,如“亵渎神明”。

藐视:虽为贬义词,但更侧重主观上的轻视态度,如“他藐视科学”。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近义词:两者均有“轻视”“蔑视”等共同近义词,但“亵渎”更强调对神圣性的冒犯。

反义词

亵渎:虔诚、尊敬、恭敬;

藐视:尊重、重视、敬仰。

总结:亵渎与藐视虽均为贬义词,但前者特指对神圣事物的冒犯,后者泛指对事物价值的低估。选择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区分对象与性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