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李白牡丹诗三首?

59

李白关于牡丹的诗作以《清平调词三首》最为著名,以下是全诗内容及背景解析:

一、《清平调词三首》原文

《清平调·其一》
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 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 注释:

以牡丹喻杨贵妃的美貌,将花与人的形象融合,展现宫廷赏花的奢华场景。

《清平调·其二》

一枝红艳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断肠。 借问汉宫谁得似?可怜飞燕倚新妆。 注释:

通过对比汉宫赵飞燕与杨贵妃,突出杨妃的天然丽质,运用典故增强艺术感染力。

《清平调·其三》

名花倾国两相欢,长得君王带笑看。 注释:

直接赞颂牡丹与君王的亲密关系,体现唐代宫廷文化的独特审美。

二、创作背景

时间:开元年间(713-741年),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长安沉香亭观赏牡丹时,命李白奉诏作诗。

目的:借牡丹盛开之景,隐喻杨贵妃的娇艳与受宠,同时展现宫廷的富贵气象。

三、艺术特色

意象选择:以“云想衣裳”“露华浓”等词句,将牡丹与自然元素结合,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。

借古喻今:通过提及楚襄王、汉成帝的典故,反衬杨妃的独特魅力,体现李白高超的叙事技巧。

情感表达:诗中流露出对杨贵妃的倾慕,同时隐含对自身境遇的感慨。

四、历史地位

作为李白最具代表性的咏物诗,开创了以花喻人的文学传统,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。

与刘禹锡的《赏牡丹》并称“唐代牡丹诗双璧”,共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写景抒情诗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