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漏”的诗句,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:
一、古代诗词中的“漏”
时间流逝与孤寂
- 李白《乌栖曲》:银箭金壶漏水多,起看秋月坠江波
- 张仲素《秋夜曲》:丁丁漏水夜何长,漫漫轻云露月光
- 苏轼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:漏断人初静,月斜人未起
宫廷与孤寂生活
- 李煜《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》:玉漏频催年欲老,泪湿春衫袖
- 萧纲《洞井含清气》:漏分不能卧,酌酒乱繁忧
- 何逊《漏尽唱声急》:被褐守山东,漏尽唱声急
边塞与战争
- 王昌龄《出塞二首》: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(虽未直接用“漏”,但“更漏”隐含时间流逝)
- 高适《燕歌行》: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(未直接用“漏”,但营造时间紧迫感)
二、现代仿古诗中的“漏”
仿古词作
- 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: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,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(虽未用“漏”,但“更漏”隐含时间流逝)
三、补充说明
“漏”在古诗中多与“更”结合使用,如“更漏促”“漏断人初静”等,形成时间流逝的意象。若需更精准的“漏”字诗句,可单独筛选含“漏”的词作,如:
陆游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:漏断人初静
张孝祥《浣溪沙·春线应怜壶漏永》:夜针频见烛花摧
以上诗句均围绕“漏”字展开,涵盖时间流逝、孤寂心境、宫廷生活等多重主题,可结合具体情感背景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