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娜娜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是什么?比如画蛇添足:战国时

59

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,讲述了一个宋国农夫因偶然事件而陷入不劳而获幻想的寓言。以下是具体内容:

故事原文

宋国有个耕者,田中有株(树桩)。一天,一只野兔跑过撞在树桩上,折颈而死。耕者见状,放下农具,守在树桩旁,希望再得兔子。

主要情节

偶然事件:

农夫在田里劳作时,意外发现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,便轻松捡到兔肉,解决了温饱问题。

不劳而获的幻想:

农夫以为这是天赐的便宜,决定放弃耕作,整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出现。

后果:

然而,野兔不可能再次出现,田地荒芜,农夫最终被宋国人嘲笑。

寓意与教训

警示:成语讽刺了不主动努力、依赖侥幸心理的行为,强调需通过持续奋斗实现目标。

类比:常与“画蛇添足”(多此一举)等成语并列,共同体现古代寓言对行为规范的劝诫。

文化影响

该故事被历代文人广泛引用,成为教育后人勤奋努力的经典案例,常用于批评脱离实际的空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