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是党内政治生态中需要重点整治的顽疾,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政治生态恶化
破坏公平竞争环境 小圈子通过权力、金钱等手段形成利益集团,挤压普通干部的发展空间,导致“好人被淘汰”“进不了圈子就进不了班子”的用人歪风。这种非公平竞争环境抑制了创新活力,阻碍了组织整体进步。
滋生腐败与权力滥用
小圈子往往与腐败行为紧密关联,通过权钱交易、利益输送等手段巩固自身地位,形成“以感情换原则”“以公权牟私利”的恶性循环。部分领导干部甚至形成“个人王国”,对组织安排的工作阳奉阴违,严重损害公共利益。
二、组织功能削弱
削弱监督效能
小圈子内部形成利益共同体,对外部监督形成屏障,导致腐败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。这种监督失效现象会进一步助长违法乱纪行为。
破坏团队协作
小圈子文化导致部门内部形成“铁桶阵”,成员之间互相包庇、推诿扯皮,工作效率大幅下降。遇到矛盾时,小圈子成员优先维护自身利益,削弱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三、社会价值扭曲
功利主义蔓延
小圈子以个人私利为核心,将公共资源向内部倾斜,导致社会整体价值观向功利主义倾斜。这种现象削弱了集体主义精神,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。
道德风险增加
长期在小圈子中生活,部分干部会逐渐丧失原则底线,甚至形成“知法犯法”的道德风险。这种道德滑坡现象会进一步侵蚀社会公序良俗。
四、历史与现实危害
历史教训:
历史上多次政治运动表明,小圈子是导致政权衰败的重要因素。
现实案例:部分地方因小圈子问题出现系统性腐败,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。
破除小圈子藩篱的路径:需从制度上完善监督机制,强化日常教育,建立科学用人体系,并通过巡视巡察等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