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端午节,李白仅创作了一首明确以端午为主题的诗作,即《江上吟》。以下是该诗的全文及解析:
一、原文内容
```
木兰之枻沙棠舟,玉箫金管坐两头。
美酒尊中置千斛,载妓随波任去留。
仙人有待乘黄鹤,海客无心随白鸥。
屈平词赋悬日月,楚王台榭空山丘。
兴酣落笔摇五岳,诗成笑傲凌沧洲。
功名富贵若长在,汉水亦应西北流。
```
二、创作背景
该诗作于 公元743年(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),李白游历江夏(今湖北省武汉市)时所作,正值其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。
三、诗句解析
首联 “木兰之枻沙棠舟,玉箫金管坐两头”:描绘江上舟行场景,木兰船头装饰精美,玉箫金管齐鸣,展现节庆氛围。颔联
“美酒尊中置千斛,载妓随波任去留”:通过夸张手法表现豪放饮酒,体现李白蔑视权贵的态度。
颈联“仙人有待乘黄鹤,海客无心随白鸥”:以仙人乘鹤、海客随鸥的意象,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
尾联“屈平词赋悬日月,楚王台榭空山丘。兴酣落笔摇五岳,诗成笑傲凌沧洲。功名富贵若长在,汉水亦应西北流”:借屈原的《离骚》与楚王台榭的荒废,批判现实;后两句展现其诗才横溢,甚至希望功名富贵随汉水奔流不息。
四、艺术特色
对比手法: 通过“仙人”与“海客”“屈平”与“楚王”的对比,强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。 时空对照
五、历史地位
《江上吟》不仅是李白唯一明确以端午为题材的诗作,也是其山水诗与抒情诗结合的代表作,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艺术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