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燕归梁·其一》- 北宋·张先
去岁中秋玩桂轮,河汉净无云。
今年江上共瑶尊,都不是、去年人。
水精宫殿,琉璃台阁,红翠两行分。
点唇机动秀眉颦,清影外、见微尘。
《中秋不见月答永叔》- 北宋·梅尧臣
天嫌物兼美,而使密云藏。
已向石屏见,何须照席光。
《醉落魄·丙寅中秋》- 宋·郭应祥
琼楼玉宇,分明不受人间暑。
寻常岂是无三五,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《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》- 中唐·戎昱
西楼见月似江城,脉脉悠悠倚槛情。
万里此情同皎洁,一年今日最分明。
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- 唐代·皮日休
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
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
《八月十五夜》- 唐代·徐凝
皎皎秋空八月圆,常娥端正桂枝鲜。
一年无似如今夜,十二峰前看不眠。
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- 唐代·王建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- 宋·苏轼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《望月怀远》- 张九龄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《中秋月》- 晏殊
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
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
这些古诗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和情感,是中秋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