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,以下是20字以内的经典故事及出处:
一、 一诺千金
出处:春秋时期季布以诚信著称,曾承诺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”。后因得罪刘邦被悬赏,旧友仍冒死保护他,使其免遭祸害。
二、 商鞅立信
出处:战国商鞅为推行变法,在秦国南门立木许诺:搬木者赏金十两,后涨至五十金。最终有壮士搬木并获赏,民众信服其言,变法得以顺利推行。
三、 曾参杀猪
出处:春秋曾参为孩子兑现“杀猪煮肉”的承诺,即使妻子戏言,仍坚持履行。此举树立了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,成为诚信教育的典范。
四、 尾生抱柱
出处:《庄子》记载尾生与女子约定桥下相见,女子迟到,尾生抱柱而死。其坚守承诺的精神,成为“君子”信义的象征。
五、 晏殊退避三舍
出处:北宋晏殊在考试中坦诚自己曾练习过题目,后任东宫官时,因闭门读书获真宗赞赏。此故事体现其诚信与自重,但与“诚信”关联较弱,可作为辅助典故。
以上典故均围绕“信守承诺”“言行一致”展开,可作为诚信文化教育的素材。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细节,可参考《史记》《韩非子》等古籍记载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