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缺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报名人数、考试难度、考生自身情况等,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。以下是近年考研缺考率的相关数据及分析:
一、近年缺考率总体情况
2023年 - 全国范围:西藏地区应考5573人,实考3649人,缺考率34.5%;
- 部分高校:上海交通大学8744人中实考6000人,缺考率30%;
- 其他地区:深圳大学2023年弃考率26.3%,河南师范大学2022年25.3%。
2022年
- 全国范围:46万多人弃考,弃考率11.19%。
2021年
- 全国范围:42万多人弃考,弃考率11.14%。
2020年
- 全国范围:34万多人弃考,弃考率9.97%。
二、近年缺考率变化趋势
逐年上升: 从2019年的9.97%增长至2023年的35%,部分院校(如上海交大、深圳大学)的缺考率长期超过20%。 地区差异显著
高缺考率地区:西藏(34.5%)、上海(30%)、深圳大学(26.3%);
低缺考率地区:陕西(14.31%)、河南师范大学(25%)。
三、影响缺考率的关键因素
报名人数波动:
2023年部分院校报名人数增幅降低,但缺考人数大幅增加。
考试竞争压力:
部分院校竞争激烈,考生可能因备考不足或职业规划调整放弃考试。
外部因素:
经济压力、疫情、健康问题等不可抗力也会导致缺考。
四、考生建议
尽早备考:
避免临时抱佛脚,确保知识体系完整;
合理规划:
平衡备考与工作、生活,减少突发情况影响;
关注政策:
部分省份(如宁夏)2025年初试成绩预计1月中旬公布,需关注官方通知。
以上数据仅供参考,具体缺考率需以当年官方发布的统计为准。